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7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15篇
化学   404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34篇
数学   307篇
物理学   2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破乳剂对油水界面膜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了破乳剂存在下油膜寿命、油膜薄化速率以及油水界面性质与破乳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破乳剂使油水界面弹性降低,导致油水界面强度减弱,界面膜寿命变短,界面膜厚度变薄.当膜厚度变薄到一临界值时,膜破裂,导致破乳脱水.同种破乳剂,随着其浓度的增加,界面弹性降低.当浓度超过某一值时,界面弹性值基本不变.不同种破乳剂,界面弹性降低幅度越大,其破乳效果越好.界面弹性值可以很好解释破乳剂的脱水率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2.
Absolute rate constants are reported for the addition of the 1‐[(tert‐butoxy)carbonyl]ethyl (= 2‐(1,1‐dimethylethoxy)‐1‐methyl‐2‐oxoethyl) radical .CHMeCO2(t‐Bu) to several cyclic and monosubstituted alkenes in MeCN as obtained by time‐resolved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EPR). The activation energies for the addition of this alkyl radical are mainly governed by the addition enthalpy but are also substantially lowered by the ambiphilic effect and by relief of cyclic strain.  相似文献   
23.
CCl2自由基与H2O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213 nm激光光解CCl4产生CCl2自由基,用LP LIF技术测定了室温下基态CCl2自由基与H2O分子的反应速率常数为(5.45±0.95)×10-14 cm3•molecule-1•s-1.在G2MP2理论水平上计算了CCl2+H2O反应的最低单重态势能面,揭示了插入与加成 消除两种反应机理,得到了三个可能的产物通道:HCl+HClCO、HCl+trans ClCOH以及HCl+cis ClCOH.并用RRKM TST和传统过渡态理论计算了这三个通道的分支比及其温度效应.结果说明在低温下(273 K),插入机理的产物通道的分支比远大于加成 消除机理的产物通道, HCl+HClCO是主要产物,分支比为77.4%,其次是HCl+cis ClCOH,分支比为22.6%.而在高温下(3000 K),加成 消除机理的反应通道大于插入机理, HCl+trans ClCOH分支比为82.3%.  相似文献   
24.
利用自制的烟雾箱系统研究了臭氧与二乙胺和三乙胺的气相反应动力学. 实验过程中保证二乙胺和三乙胺浓度远远大于臭氧浓度, 使得实验在准一级条件下进行. 加入环己烷以消除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OH自由基对反应的影响. 在(298±1) K和1.01×105 Pa条件下, 测得臭氧与二乙胺和三乙胺反应的绝对速率常数值分别为(1.33±0.15)×10-17和(8.20±1.01)×10-17 cm3·molecule-1·s-1. 与文献中已有的其它胺类的臭氧反应数据比较后发现, 臭氧与胺的反应可以用亲电反应机制来解释. 另外, 通过对比发现, 臭氧与三取代的烷基胺类的反应速率要远远大于其与二取代的烷基胺类的反应速率.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有助于解释外场观测到的气溶胶相中二烷基胺盐较多的事实. 利用测得的速率常数和大气中臭氧浓度, 还估算了二乙胺和三乙胺与臭氧反应的大气寿命. 结果显示, 与臭氧的反应是二乙胺和三乙胺在大气中的一种重要的消除途径, 尤其是在污染严重地区.  相似文献   
25.
利用自制的烟雾箱系统研究了臭氧与二乙胺和三乙胺的气相反应动力学. 实验过程中保证二乙胺和三乙胺浓度远远大于臭氧浓度, 使得实验在准一级条件下进行. 加入环己烷以消除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OH自由基对反应的影响. 在(298±1) K和1.01×105 Pa条件下, 测得臭氧与二乙胺和三乙胺反应的绝对速率常数值分别为(1.33±0.15)×10-17和(8.20±1.01)×10-17 cm3·molecule-1·s-1. 与文献中已有的其它胺类的臭氧反应数据比较后发现, 臭氧与胺的反应可以用亲电反应机制来解释. 另外, 通过对比发现, 臭氧与三取代的烷基胺类的反应速率要远远大于其与二取代的烷基胺类的反应速率.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有助于解释外场观测到的气溶胶相中二烷基胺盐较多的事实. 利用测得的速率常数和大气中臭氧浓度, 还估算了二乙胺和三乙胺与臭氧反应的大气寿命. 结果显示, 与臭氧的反应是二乙胺和三乙胺在大气中的一种重要的消除途径, 尤其是在污染严重地区.  相似文献   
26.
利用自制的烟雾箱系统研究了臭氧与二乙胺和三乙胺的气相反应动力学. 实验过程中保证二乙胺和三乙胺浓度远远大于臭氧浓度, 使得实验在准一级条件下进行. 加入环己烷以消除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OH自由基对反应的影响. 在(298±1) K和1.01×105 Pa条件下, 测得臭氧与二乙胺和三乙胺反应的绝对速率常数值分别为(1.33±0.15)×10-17和(8.20±1.01)×10-17 cm3·molecule-1·s-1. 与文献中已有的其它胺类的臭氧反应数据比较后发现, 臭氧与胺的反应可以用亲电反应机制来解释. 另外, 通过对比发现, 臭氧与三取代的烷基胺类的反应速率要远远大于其与二取代的烷基胺类的反应速率.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有助于解释外场观测到的气溶胶相中二烷基胺盐较多的事实. 利用测得的速率常数和大气中臭氧浓度, 还估算了二乙胺和三乙胺与臭氧反应的大气寿命. 结果显示, 与臭氧的反应是二乙胺和三乙胺在大气中的一种重要的消除途径, 尤其是在污染严重地区.  相似文献   
27.
用TEA CO_2激光将C_2H_4分子激发到高振动激发态,高振动激发态的C_2H_4分子与基态的K原子碰撞发生振动态→电子态(V→E)传能过程,根据提出的能级组模型,对测得的时间分辨原子荧光信号进行处理,获得温度在453-663 K范围内,C_2H_4-K体系中V→E传能速率的数量级为10~(-10)/cm~3·molecule~(-1)·s~(-1),对应的碰撞传能截面约为0.30~0.80 nm.随着反应温度升高,V→E传能截面减小.上述实验结果表明碰撞体间吸引相互作用在这种非共振的V→E传能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利用多极相互作用势下的碰撞络合物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8.
Interpolation formulas are presented to reproduce the rate coefficients for vibrational–translational energy exchange and dissociation for the N + N2 collision process. The original data have been obtained by quasiclassical method in a detailed way, including the effect of molecular rotation. The fitting procedur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original data and the related error is evaluated. Comparison with global experimental dissociation results is also presented.  相似文献   
29.
Due to its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ease of use, vinyl ester resin is enjoying increasing consideration. This resin normally is produced by reaction between epoxy resin and un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 In the present study, bis-phenol A based epoxy resin and methacrylic acid was used to produce vinyl ester resin. The reaction was conducted under both stoichiometric and non-stoichiometric conditions in the presence of triphenylphosphine as catalyst. The stoichiometric and non-stoichiometric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at 95, 100, 105 and 110℃and at 90 and 95℃, respectively. The first order rate equation and mechanism based rate equation were examined. Parameters are evaluated by least square method. A comparison of mechanism based rate equation and experimental data show an excellent agreement. Finally, Arrhenius equation and activation energy we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30.
Liquid phase hydrogenation of styrene oxide using 1% Pd/C and NaOH as a promoter was found to give selectively β-phenethyl alcohol (PEA) under very mild conditions (313–333 K; 0.68–5.5 MPa). The kinetics of this system was investigated by collecting initial rate data in a batch slurry reactor. Rate of hydrogenation was found to decrease beyond a certain concentration of both hydrogen (>3 MPa) and styrene oxide (>0.5 kmol/m3). A Langmuir–Hinshelwood type rate equation has been proposed based on the initial rate data in the kinetic regime. The model predictions agree very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ly observed concentration–time data indicating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proposed rate mod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